常德劳动维权律师
法律热线:
文章详细

入世对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123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9日 常德劳动维权律师  
辽宁省海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刘为平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之中。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将随着我国的入世而面临新的考验。按照wto规则要求,结合我们海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现状,认真分析和研究入世给我市就业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保证就业工作积极稳步的发展,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当前一个突出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想就此问题提出浅见。

一、入世对就业的影响

(一)入世对就业的积极影响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入世将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更加有效地吸引外资刺激宏观经济的发展。同时对就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因部分传统出口产品增加而扩大就业人口。据有关资料介绍和专家分析,入世后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部分家电产品出口将不断增加,从而带来相关行业和产业如服装行业、纺织行业等的发展,尤其是我市西柳服装市场、南台箱包市场及为市场服务的轻纺、印染加工行业必然带来劳动力需求的扩张,从而为更多城市失业人员和从土地中分离出来的农业劳动者提供就业的机会。

2.外商投资额度增加吸纳更多劳动者就业。入世后,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将会有所增加,而我市得天独厚的滑石、镁石资源必将吸引大量的外资企业扩大生产和精细加工能力,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2001年我市滑石、镁石两大主导产业增加固定资产投入1.5亿元,新增就业人员1200人。今年以至以后若干年内,这两大主导产业会呈上升趋势,将会吸纳更多人员就业。

3.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入世后,由于关税的下调,竞争的强化,市场经济环境的改善,一些产品和服务将会更加物美价廉,更大的刺激消费。这无疑会带来第三产业的发展。2001年我市劳动力市场第三产业需求人数为4269人,占总需求量的46.8%,几乎为总需求量的一半,同时也比2000年需求量增加一倍,从今年第三产业劳动力的需求看仍呈增长势头。

(二)入世对就业带来的挑战

尽管从长远看,入世为我国的就业带来有利影响。但从目前看,或相当长时期内入世对我国的就业所带来的挑战是相当严峻的。就我市的情况看,目前劳动力供大于求的问题非常突出,城镇下岗、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相当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由于我市玉米、大米等土地密集型的大宗产品同国际市场同类产品相比价格高、质量低,竞争能力差。入世后,国外有竞争力的粮食等农产品将替代我国竞争力低的农产品。同时有可能在国际市场压力作用下,压低主要粮食价格,这对农民的收入和就业的影响会更大。与此同时,对于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在国外优质产品竞争的压力下,对其技术和技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农业的就业将面临需求数量减少和素质要求提高的双重压力。我市作为农业大市,传统落后农业地区,剩余劳动力问题将会变得异常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扶贫问题将是我们临时的一个突出问题。

2.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导致结构性失业加剧。由于我市企业适应国际市场变化能力差,入世后为与世界经济接轨,将会不断进行企业重组、兼并、关闭、破产等结构性调整,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一定范围内的就业减少和失业增加。我市去年实业并轨5051人,今年计划并轨20000人,再就业率达80%。要完成这个任务,难度相当大。而新增的就业岗位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高,从传统产业裁减下来的劳动者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结构升级带来的就业岗位要求,致使结构性失业加剧。就业压力短期内恐怕难以缓解。

3.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剩,城镇失业人员增加,使我市的劳动力供给远大于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流动性愈来愈大,就业靠水平、上岗靠技能,就业竞争愈来愈激烈,随之带来的矛盾和问题将会愈来愈多。这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关系极大。因此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强化劳动力市场管理,则成为各级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心之一和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难点。这个问题在我市表现得非常明显,对此,应该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4.职业技术人才不足。入世后,我国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需要尽快与世界接轨,但由于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同世界相比,都有一定差距,竞争力低。若增强竞争力,就必须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这就需要有大批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就我市来看,目前,技术工人和科技人员无论是素质上还是数量上都是不足。在产品质量提升和科技含量提高的过程中,有些在岗人员已难以适应工作要求,有的要培训,有的要下岗,而大批失业人员只能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求职,技术岗位和科研单位虽然技术工人和科技人员数量不足,但却无法为缺乏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的人员安排工作。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5.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资金缺乏,使就业压力更加突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安排职工失业、养老等资金,产生大量的历史欠债,我市1993年以来企业欠缴各项保险金3501万元,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企业改革的深入这种欠缴的后果日益明显,养老、失业得不到资金保障,我市今年养老金缺口3286万元,失业保险金缺口1200万元,难以做到按时发放。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不仅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而且使就业的压力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二、今后就业的对策

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们的就业既有机遇,我们的对策就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面对就业的压力,我们要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好就业这一瓶颈性的问题,使我们的经济尽快走向国际化。为此,在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内,我们要全力解决好以下五个问题:

(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1.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要千方百计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以此来稳定农业就业量。

2.积极引导农业结构重心转移。引导农业结构由粮、棉、油等传统农作物向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畜牧产品、水产品转移,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就地解决一批剩余劳动力。

3.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搞好农产品的深加工,不仅可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的就业问题。

4.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和鼓励乡镇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延长农业产业链,并逐步向城镇集中,通过发展小城镇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大力拓宽就业领域

不断拓宽就业领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

1.积极开发社区服务和第三产业。结合推进城市化建设,大力开发社区居民服务就业岗位及开发园林绿化、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等第三产业就业岗位和城市保洁、保安、保绿、保养与环卫劳务等公益业就业岗位。

2.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家庭手工业创造就业岗位。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投资小、见效快、机制灵活、以解决就业为目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积极引导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创办再创业企业。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要给予积极支持,落实优惠政策,提供必要的资金、信贷、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服务。要大力促进家庭手工业发展,引导劳动者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利用自身的一技之长为生产加工工艺品、轻工产品等。

3.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2001年我市劳动市场非公有制企业需求8128人,占市场总需求量的87.6%。今年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将会有新的发展,需要劳动力数量不会少于去年。各级政府和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要积极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创造宽松环境,提供良好服务,支持各类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发展,鼓励其创造就业岗位,吸纳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就业。

4.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所谓“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各方面均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的就业形式。发展灵活就业,对扩大就业,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报》介绍,我国目前至少有六七千万人被灵活就业领域所吸纳。如何保证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则是各级政府要关注的问题。对受雇于大中型企业的临时工、小时工、劳务工和季节工,重点应放在规范这些企业的用工行为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上,以此促进灵活就业的发展。

(三)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要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促进再就业,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要围绕入世后就业的产业和行业结构的新的情况安排培训计划,综合开发和利用各类培训资源,为更多劳动者创业和自谋职业准备条件。

1.加强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当前,再就业培训工作着重点要搞好为就业困难群体的服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结合再就业援助,深入挖掘就业岗位,积极向就业困难群体送岗位、送指导、送信息、送培训。对凡是有培训愿望的人员,都要承诺在一定时间内为其提供需要的培训服务,提高其适应新岗位的能力;也可按照岗位的技术要求,组织批量、定向的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新的技术实现再就业。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再就业培训的投入,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2.进一步推动企业在职职工的培训工作。要引导企业建立培训、考核与使用相结合,与待遇相关联系的激励机制,健全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将更有利于营造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3.有针对性地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要结合劳务输出、小城镇就业以及农民返乡创业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这不仅为职业培训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对于培养有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加快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法规建设

要尽快规范完善劳动力市场,为劳动者就业提供良好环境和有效保护,这是各级政府当前的一项重要责任和任务。规范完善劳动力市场,一个关键性问题要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法律、法规和原则,建立市场规则,保障市场运行,消除市场歧视,要真正建立起劳动力流动的市场调节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五)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劳动保障管理干部队伍

1.建立与市场就业机制相衔接的社会保险制度。降低社会保险门槛,把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农民工纳入进来,提高非国有企业的参保率,使到非国有企业就业的下岗职工和其他劳动者都能及时接续和建立社会保险关系,使我们的社会保险制度适应于自谋职业或从事非全日制等弹性就业的下岗职工和其他劳动者。

2.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社保基金。在现阶段保障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应加大财政的投入。

3.全面提高劳动保障管理干部的素质。加入wto后我们的劳动保障干部队伍也有个适应和提高的过程,要通过在职培训,脱产学习和进修等形式,使劳动保障队伍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国际惯例和知识,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知识,把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作为制度坚持以恒,不断提高劳动保障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建立一支“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务实高效、廉洁奉献”的劳动保障管理干部队伍。



All Right Reserved 常德劳动维权律师
All Right Reserved Copyright@2024 版权所有 法律咨询热线:13607368746 网站支持: 大律师网